高效液相色譜儀流動相的選用要求(一)
發布時間:2021-10-22 16:19:18 文章來源: 瀏覽次數:687
高效液相色譜儀流動相的選用要求包括流動相性質要求、流動相選擇、流動相pH值、流動相脫氣、流動相過濾、流動相貯存、鹵代溶劑應特別注意的問題和HPLC用水等方面。

一、流動相性質要求:
HPLC中,強溶劑使溶質在填料表面的吸附減少,相應的容量因子k值減??;較弱的溶劑使溶質在填料表面的吸附增加,相應的容量因子k值增大。因此,k值是流動相組成的函數。理論塔板數一般與流動相的粘度成反比。1、流動相應不改變填料的任何性質:低交聯度的離子交換樹脂和排阻色譜填料有時遇到某些有機相會溶脹或收縮,從而改變色譜柱填床的性質。堿性流動相不能用于硅膠柱系統。酸性流動相不能用于氧化鋁和氧化鎂等吸附劑的柱系統。 2、純度高:色譜柱的壽命與大量流動相通過有關,特別是當溶劑所含雜質在柱上積累時。3、必須與檢測器匹配:當使用UVD時,所用流動相在檢測波長下應沒有吸收或吸收很小。當使用RID時,應選擇折光系數與樣品差別較大的溶劑作流動相,以提高靈敏度。4、粘度低:高粘度溶劑會影響溶質的擴散和傳質,使柱效降低,還會使柱壓增加,分離時間延長。zui好選擇沸點在100℃以下的流動相。5、對樣品的溶解度要適宜:如果溶解度欠佳,樣品會在色譜柱內沉淀,不但影響純化分離,而且會使色譜柱惡化。6、樣品易于回收:應選用揮發性溶劑。二、流動相選擇:HPLC中,溶劑的洗脫能力與溶劑極性相關。1、正相色譜的流動相:在正相色譜中,溶劑強度隨極性的增強而增加。正相色譜的流動相通常采用烷烴加適量極性調整劑。2、反相色譜的流動相:在反相色譜中,溶劑強度隨極性的增強而減弱。反相色譜的流動相通常以水作基礎溶劑,再加入一定量的能與水互溶的極性調整劑(如甲醇、乙腈和四氫呋喃等)。極性調整劑的性質及所占比例對溶質的保留值和分離選擇性有顯著影響。一般情況下,甲醇-水系統滿足多數樣品的分離要求,且流動相粘度小,價格低,是反相色譜zui常用的流動相。乙腈-水系統與甲醇-水系統相比,乙腈的溶劑強度較高且粘度較小,可滿足在紫外185~205nm處檢測的要求,綜合來看,乙腈-水系統優于甲醇-水系統。在分離含極性差別較大的多組分樣品時,為了使各組分均有合適的k值并分離良好,需采用梯度洗脫。三、流動相pH值:采用反相色譜分離弱酸(3≤pKa≤7)或弱堿(7≤pKa≤8)樣品時,通過調節流動相pH值,以抑制樣品組分的解離、增加組分在固定相上的保留和改善峰形的技術,稱為反相離子抑制。1、弱酸樣品:對于弱酸樣品,流動相pH值越小,組分k值越大,當pH值遠遠小于弱酸pKa值時,弱酸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分離弱酸樣品時,通常在流動相中加入少量弱酸,常用50mmol/L磷酸鹽緩沖液和1%醋酸溶液。2、弱堿樣品:對于弱堿樣品,情況與弱酸樣品相反。分離弱堿樣品時,通常在流動相中加入少量弱堿,常用50mmol/L磷酸鹽緩沖液和30mmol/L三乙胺溶液。流動相中加入有機胺可以減弱堿性溶質與殘余硅醇基的強相互作用,減輕或消除峰拖尾現象,在這種情況下有機胺(如三乙胺)稱為減尾劑或除尾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