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油中所含有的成分非常復雜,且隨產地而異。石油及石油產品的性能和質量取決于其中烴類類型和數量。簡單的石油及其產品組成分析是將其分為飽和烴,芳烴、膠質和瀝青質(SARA)四種組分,飽和烴部分包括非極性的直鏈烷烴、支鏈烷烴和環狀飽和烴,芳烴部分包括極性的含有一個或更多個苯環的烴類,剩下的膠質和瀝青質部分中有高極性取代基團。石油越重,組成越復雜。
GC對于汽油產品的分析應用廣泛,尤其是烴族組成和單環芳烴等,但HPLC也能實現分離功能,用HPLC測定汽油中芳烴,可同時給出C6~C10芳烴含量及部分異構體含量,操作簡便分析速度快。很早就有研究報道,用HPLC研究石油等重質油品中的稠環芳烴,效果很好。近些年來,用HPLC對柴油及其它油品中多環芳烴分離研究已得到廣泛的應用。
近幾年來,國際石油勘探儲量的增加有很大一部分是通過老油田的精查細找和薄油層、新層系的發現而得到的。因此對于老油田的增儲上產工作、尋找薄油氣層和巖性油氣藏已成為各老油田廣大地質工作者的工作重點。另一方面,由于鉆采工藝的迅速發展在快速鉆井過程中,及時準確發現油氣顯示,特別是薄層及超薄層油氣顯示,對于常規氣體色譜檢測分析儀來說,已明顯感到不足。為了在快速鉆進條件下及時發現油氣顯示、卡準地層,定量快速色譜分析技術應運而生。
原油是石油化工生產的源頭,原油的族組成對于后續加工工藝選擇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原油的簡單族組成分析是將其分為飽和烴、芳烴、膠質和瀝青質四種組分,原油越重,組成越復雜。針對原油中瀝青和重質油族組成分析的常規四組分法廣泛采用溶劑沉淀,沖洗吸附色譜是LC在石油化工中應用的開端,美國試驗材料協會(ASTM)將四組分法作為推薦的標準方法。在此基礎上,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針對我國重質油特點,對四組分法進行了改進,對石油瀝青質進行了深入分析,建立了六組分、八組分、十一組分法。然而,這種依賴經典的柱色譜法,不僅分析流程長,并需消耗大量的溶劑和吸附劑。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液相色譜儀器分析法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目前已經成為影響大、發展快、應用廣泛的現代分析方法之一,廣泛應用于輕工業、石油化工、有機合成、生理生化等幾乎所有領域。表面活性是工業產品中常用的一種原料,其純度與結構應用性能有密切關系,液相色譜的分離有獨特的效果,如C18柱及甲醇、水為流動相測定非離子表面活性劑時,可得到其純度、分子量大小及添加劑巰基苯并噻唑,也可分離聚乙二醇及吐溫系列物等。